中秋节话月饼——月饼小常识

浏览数:945

月饼的演变


唐时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而异。

月饼的典故


月饼与杨贵妃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月饼与朱元璋起义
元代末年,朱元璋准备起义,军师刘伯温命令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送到各地起义军中,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在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月饼的别称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

 特别提醒


以下6类人群要少吃、甚至不宜食用月饼!

婴幼儿
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消化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难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

老年人
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多食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最好一天只吃一块儿月饼,并分几次把它吃完。

糖尿病
因月饼含糖量高,吃得过多,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使病情加重。

胆囊炎、胆石症
不宜多吃月饼,重则可以引起疾病发作。饱食过多的月饼可能产生急性胰腺炎,这种病发病急,少数急病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亡。

十二指肠炎或胃炎
因月饼会促使使胃酸大量分泌。对疾病愈合不利,应控制食用。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千万不要多吃月饼。因为月饼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稠度,加重心脏缺血程度,甚至可诱发心肌梗塞。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