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不能“拖”

浏览数:1257

近日,我院成功开展一例椎体滑脱手术(经后路切开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钉棒固定术+神经根松解术),让患者摆脱了长期腰痛及右下肢疼痛带来的痛苦。该手术的成功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我院骨科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方面的诊疗水平。


图片


陈女士是一位有着30年腰背疼痛史的患者,近期除了旧疾,右下肢也开始出现疼痛症状,相较于之前,症状明显加重。其右臀部、 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出现放射性疼痛,坐起和行走后疼痛感加剧,严重影响陈女士日常生活 。患者来我院就诊时,骨二科主任周连军和刘金山医生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和腰部核磁共振、CT等检查,诊断其病症为:腰椎滑脱症(腰4椎体滑脱)。


周连军主任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组织科室成员讨论后,决定对陈女士行椎体滑脱手术(经后路切开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钉棒固定术+神经根松解术)。该类手术在我院已成功开展多例,均取得较好疗效。次日,骨二科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



骨科简介



掇刀人民医院骨科现有医护人员30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具备骨科手术显微镜、椎间孔镜、关节镜、骨科专用C型臂透视机、层流手术室、骨科手术牵引床、上下肢CPM功能锻炼器、骨科专用微波治疗仪、骨科专用红外线治疗仪等高尖端设备,技术力量雄厚,能开展现有地市级所有骨科手术,亚专业分为脊柱、创伤、关节、手足显微。


医院手足外科在断肢(指、趾)再植、皮瓣修复、拇手指再造、周围神经损伤及卡压、手功能重造、先天畸形、四肢骨折等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其断指再植成功率达95%以上、肢体再造成功率达98%以上,使众多患者肢体功能得到康复,受到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和手足外科业界的高度评价。


联系电话:0724-6041031

              0724-6064824


图片
周连军

副主任医师   骨二科主任


湖北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颈肩腰腿疼痛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荆门市骨科学会常务委员,荆门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鉴定专家,荆门市长期护理失能评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三十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先后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北京301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学习,对创伤急救及骨科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各种创伤骨折、关节置换手术,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编著《创伤骨科诊断治疗策略》。


擅长:脊柱畸形矫正、脊柱退变、颈肩腰腿疼痛的手术治疗。


联系电话:15827872256




01
腰椎滑脱的定义


图片


腰椎滑脱(lumbar spondylolisthesis),在临床中称为腰椎滑脱症,是指腰椎相邻两椎体发生了相对滑移,即某椎体相对于其临近的下位椎体产生了滑移,方向可以是向前、向后或者侧方。


患者常表现为腰背痛、下肢神经根压迫痛,其疼痛往往与过度活动、运动有关。



02
腰椎滑脱的分级


图片


根据侧位X线片对腰椎滑脱的椎体对应其下位椎体滑移的百分比判断分级。


1、I度腰椎滑脱<25%。


2、II度腰椎滑脱介于25%~49%之间。


3、III度腰椎滑脱在50%~74%之间。


4、IV度腰椎滑脱在75%以上。



03
腰椎滑脱的分类


图片


1、先天性滑脱


先天峡部发育不良,不能支持身体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


2、峡部性滑脱


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由峡部异常导致的滑脱。分为两型:a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b峡部仅仅拉长而没有断裂,仍保持连续性。


3、退行性滑脱


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椎间不稳、前韧带松弛,从而逐渐发生滑脱,但峡部仍然保持完整,又称为假性滑脱,多见于老年人。


4、创伤后滑脱


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导致腰椎滑脱,伴椎弓根骨折,这种情况多见于竞技运动类活动中或劳动搬运工。


5、病理性滑脱


多由于全身或局部肿瘤或炎症病变,累及椎弓、峡部、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而导致的滑脱。


6、医源性滑脱


一般指外科手术中对脊柱后方结构过度减压造成的脊柱不稳而导致的滑脱。



04
腰椎滑脱的临床表现


图片


腰椎滑脱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且不同的患者可能临床症状的表现及轻重均可不一。这除了与脊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继发损害的程度,如关节突增生、椎管狭窄、马尾及神经根的受压等。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1、腰骶部疼痛:多表现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可在劳累后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持续存在。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2、坐骨神经受累:表现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这是由于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神经根受牵拉;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3、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4、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大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5、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6、触诊时:滑脱上一个棘突前移,腰后部有台阶感,棘突压痛。



05
腰椎滑脱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I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戴腰围或支具;


2、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以减轻体重;


3、禁止进行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


4、此外还可结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热疗;


5、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口服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芬必得等对症治疗。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II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或原有的下腰痛症状加重,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之和工作;


2、伴发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 出现下肢根性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或出现一尾神经受压的症状;


3、病程长,有逐渐加重趋势;


4、III度以上的严重腰椎滑脱。



06
腰椎滑脱预防的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功能锻炼有助腰椎滑脱的预防和治疗。


1、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


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滑脱的趋势。腰背肌肉的锻炼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其一是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同时双下肢亦伸直向后抬起呈飞燕状。其二是仰卧位,两膝屈曲,双足踩于床面,吸气时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呼气复原。


2、限制活动


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减少腰部过度负重。这样可减少腰椎小关节的过度劳损、退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生。


3、减轻体重


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堆积。体重过重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及劳损,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脱的趋势。



扫一扫关注我们